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3 墨舟东渡隐鸿志 灼灼西望决鲲途 (第2/6页)
和悲伤。他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小树,不再是委屈的哭泣,而是发出了一种近乎低吼的、混合着痛苦与愤怒的呜咽:“报仇……对!要报仇!我要把那些鬼子都杀光!” 两个孩子紧紧抱在一起,一个宣泄着刻骨的悲愤,一个则以一种早熟的坚毅承受着、回应着。这场景,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具冲击力,让周围许多见惯了生死的军人都不禁动容。 宋哲元看着两个相拥的少年,眼眶通红,嘴角微微抽动,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吴道时依旧面无表情,但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近乎满意的微光。 回程车上,小树挺直脊背坐在吴灼身边,望着窗外,沉默不语。吴灼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心疼与寒意。兄长半年的“训练”,已然将一个天真孩童,塑造成了一个合格的“小战士”。 车窗映出吴道时冷硬的侧脸。这场葬礼,不仅哀悼逝者,似乎也悄然完成了对生者的某种塑造。 ****** 军统北平站的办公室里,吴道时背对着门,站在那幅巨大的华北地图前,目光虚焦在北平城西南角——南苑机场的位置。 陈旻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立正待命。他敏锐地察觉到,处座今日的气息与往常不同,少了几分冰冷的锐利,多了几分沉郁的算计。 吴道时没有转身,声音透过烟雾传来,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 “陈旻,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建议函,直接呈送军分会和29军军部。” 陈旻心下一凛,立刻拿出记事本:“请处座示下。” 吴道时缓缓转过身,指尖的烟灰簌簌落下,他的眼神幽深,看不出情绪:“内容很简单:鉴于宋华钧少校壮烈殉国,宋军长痛失臂膀,家族哀恸。其弟宋华卓,于笕桥航校表现优异,然年轻气盛,骤失兄长,情绪恐有波动,亟需稳定。为抚恤忠良,稳定军心,亦为加强北平空防及飞行员梯队建设,建议……将宋华卓调回北平,入驻南苑机场,编入作战序列,由军部直接督导,以慰其父心,亦磨砺其才。” 这番话,冠冕堂皇,情理兼备,几乎挑不出任何错处。抚恤忠良、稳定军心、加强防务、培养人才,每一个词都站在了道德和战略的制高点上。 记录完毕,陈旻眉头微蹙,谨慎地开口:“处座,计划周详。只是……属下愚钝,我们之前费心将他运作至笕桥,正是为了让他远离北平,远离大小姐。如今主动调他回来,放在南苑,岂不是……前功尽弃?他与大小姐同在北平,难免接触,只怕日久生情,更难处理。” 吴道时闻言,缓缓转过身,脸上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一切尽在掌握的讥诮笑意。他走到办公桌后,指尖轻轻点着桌面,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剖析: “前功尽弃?陈旻,你看浅了。” “当初调他去笕桥,是因为彼时灼灼心思未定,需要的是‘隔绝’,是让她冷静,是斩断不可控的牵连。此一时,彼一时。”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鹰:“如今,灼灼心意已决,”他顿了顿,她心里的人是谁,不必言说,“放在笕桥,天高皇帝远,他们若通过书信往来,内容为何,情意几分,我们难以完全掌握,反而容易在暗处滋生不受控的变数,那才是真正的隐患!” 陈旻明白,调回南苑这招,这绝不仅仅是一份出于人道或军务的建议。这是一招阳谋。 将宋华卓调回北平,放在南苑机场——这个就在吴道时眼皮子底下,军统势力渗透极深的地方。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宋华卓从此将处于吴道时无时无刻的监视和控制之下。他的行踪,他的交往,甚至他的情绪变化,都将变成一份份详尽的报告,放在吴道时的案头。 吴道时看着陈旻笔下不停,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冰冷入骨的弧度,仿佛看穿了陈旻的心思,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淡漠: “宋军长丧子之痛,我等理应体恤。华卓回来,离家人近些,也好有个照应。况且,”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年轻人,放在看得见的地方,总比放在天高皇帝远、被些不知所谓的人惦记要放心得多,你说是不是?” 陈旻心中一寒,立刻明白了处座的真正意图。这是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之计。明面上,是送给宋家一个天大的人情,安抚重臣,赢得29军好感;暗地里,是将最大的“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