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食腐者的悼词|杀死丈夫的寡妇 x 觊觎朋友的伪君子 (第2/3页)
现在,她看着盒子里的那件物品。“荣幸,真的。”她这么自嘲这,她知晓它诞生的每一个细节。她知道它的制造者是在瑞士一个富裕的小镇里工作。她曾在自己书房的静谧中,花了几周的时间,在晦涩的期刊和拍卖记录中追踪那个人的生涯轨迹,陪伴她的只有旧纸张那清冷的芬芳。她为她丈夫编纂了一份卷宗,将她的研究成果提炼成五页简洁而雅致的文字。他只是瞥了一眼。“就这个吧,”他说,手指敲了敲那张照片,没有问别的问题,比如“它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也没有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个的?”只是说:“就这个吧。”就好像他是在rou铺的价目表上挑选一块牛排。他曾练习过那个制造者的名字,那几个异国的音节在他嘴里笨拙地碰撞,把von说成van,用美式别扭的发音学习德语的拼写,听起来像是荷兰语,他抱怨了好几天为什么不去瑞士的法语区找一个同样的工匠,因为她丈夫的法语说的不错。过了几天,她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把它们的名字和无聊地介绍打磨得听上去老练而随意。她合上盒盖,那一声轻响在大厅里回荡。她把盒子在桌面上推开了几厘米,天鹅绒擦过抛光木面,发出沙沙的低语。她的双手冰冷,寒意从指尖向上蔓延。她伸向了第二个盒子。 这是一个扁平的长方形盒子,包裹着深蓝色的天鹅绒。盒内,在一片纯白的背景上,装裱着一张完美的、单一的纸页。是手工制作的,凑近了能看到其中的纤维。纸上,是用墨汁挥就的三行书法。笔触既刚劲又精妙,是收放自如的能量的杰作。它出自一位百年前逝世的大师之手,是她通过很多关系才打听到的一个私人经纪人才寻到的。又一件安静、蕴含着巨大能量的造物,又一件她会为之珍视的东西。 “他有独特的眼光,”她记得她丈夫对着他们更衣室的长镜,一边整理领带,一边背诵着她写的笔记。“一个传统主义者,却有着现代的灵魂。”他从镜子里瞥了她一眼。在那转瞬即逝的瞬间,他的目光与她的相遇,但那里面没有任何辨识,只有专注,一个男人为一出戏背诵台词的专注。然后他转向镜中的自己,调整着领带结的角度。“我看上去怎么样?”他问。不是问她,是问镜子里的那个男人。 她回想起那些她研读书法典籍的夜晚,她并非仅仅为了寻找一个显赫的名字,而是试图去理解。理解笔画背后的哲思,理解字里行间那片“留白”的意蕴。她记得当她终于有所领悟时,内心那种宁静的、豁然开朗的感觉。她曾尝试过——在他们婚姻的更早些时候——与他分享这些。那时她还怀着一丝希望,以为思想的共鸣能够筑起一座坚固的桥梁。她曾摊开一本书,指着一个字。“你看这种平衡感,”她那时说道,声音比现在要柔和,带着不确定性的试探,“它不只是一个字,它是一种结构,一个完整的宇宙。”他看了一眼,目光礼貌,却没有焦点,然后他伸出手,轻轻地合上了书,动作温柔得像是在拂去一件艺术品上的灰尘。 “很好看,”他说,声音也同样温和,“不过,亲爱的,书不要这样摊开,会伤到书脊。”?就这样,她想开启一场关于宇宙的对话,而他用一条关于正确保养书本的、无可指摘的规则温柔地将门关上了。 这记忆没有激起一丝愤怒的火花。对她丈夫的愤怒早已在无数个类似的瞬间里燃尽了,只留下一层冰冷的灰烬。此刻剩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东西——一种仿佛已经沉淀在她骨骼深处的疲惫,一种清醒到近乎麻木的倦怠。她合上了那个深蓝色的盒子。两个了。还有多少个?六个。八个。一排昂贵的幽灵,每一个都证明着一场从未发生的对话,都象征着她灵魂的一部分,那部分曾被估价、包装,然后运送给另一个男人以及更多别的男人。 她没有去拿第三个盒子。她的双手平放在桌子冰冷光滑的表面上。她凝视着它们。她知道,那是她的手。纤细,苍白,指甲修剪得完美无瑕。那是一双这座宅邸要求她拥有的手。它们看上去,不像曾经握过画笔,或翻阅过古籍脆弱书页的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