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食腐者的悼词|杀死丈夫的寡妇 x 觊觎朋友的伪君子 (第1/3页)
7.食腐者的悼词|杀死丈夫的寡妇 x 觊觎朋友的伪君子
晚餐之后,斐瑛走向宏伟的大厅。她曾吩咐仆人,只点亮壁炉旁的那一盏孤灯。灯光在木地板上投下一片琥珀色的水洼,将这巨大房间的其余部分都交给了阴影。天花板高耸着没入黑暗,墙上的肖像画也在黑暗中失去了轮廓,它们镀金的画框只反射着最微弱的暗光。那些是他的祖先,一张张严厉而陌生的脸孔,是一座宅邸里的世袭幽灵。几天前,这座大厅里摆放着她丈夫的尸体。现在,在来到这座宅邸这么些年之后,她终于感觉自己超越了一个访客的身份,变成了一个看管者。 她走向那张贯穿大厅中央的长桌,那张被养護了几个世代的桌面,如一潭幽暗的静水,映着那昏黄的灯光。桌上,那些天鹅绒盒子整齐地排列着,带着一种葬礼般的肃穆。她拉开一把沉重的椅子,椅腿与木地板摩擦的声音像是对这片寂静的亵渎。 然后,她坐了下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斐瑛都没有动。她任由这座宅邸的寂静将她包裹——这是一种她烂熟于心的寂静——是她丈夫的车驶离车道后,走廊里的寂静;是一间书房里,一个人在阅读,另一个人仅仅是存在的寂静;是一张同床共枕的床榻上的寂静。从前,那是一个牢笼,栏杆由所有未曾言说的话语铸成。今夜,感觉却有所不同。那像是一个她终于可以独自占有的空间。 当她抬起手时,那只手感觉很沉,仿佛与她的身体失去了关联。它在空中悬停了片刻,才缓缓落下。她的指尖触碰到离她最近的那个盒子,感受到那丰厚柔软的天鹅绒。那是一种深邃的、近似于干涸血迹的绯红色。她记得自己曾在一本样品册上挑选这种布料,那些面料样本以一种柔和而昂贵的色谱排列着。“用作包装,”她丈夫当时说道,含糊地挥了挥手。他一眼都没看过那些样品。“选个得体的就行。你最懂这些。”——你最懂这些——每当他懒得去理解,或是畏惧去理解一件事时,他就会用这句话来结尾。 她的指尖解开丝质缎带,那绳结顺滑地散开,是早已熟练的动作。她掀开盒盖。内衬是淡奶油色的绸缎,中央安放着一件由深色硬木与抛光精钢制成的物品,水晶镜面下是宛若星辰般微小、繁复的齿轮与刻度盘。那是一件机械的艺术品,一个以她所欣赏的精准度来丈量瞬间流逝的微缩世界。是那种她自己会钟爱的东西,会摆在书桌上只为欣赏,为凝结在那小小框架中的人类巧思而赞叹。 那景象来到她眼前,清晰而安静,像一个被罩在玻璃钟罩里的场景。那是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她还相信思想的火花可以照亮两个人的世界。当时,她站在他书房门口,手里捧着一本书。书很厚,带着毛边,散发着旧纸和胶水的味道。她在里面发现了一条小小的引注,像一条秘密的线索,连接了两个看似无关的哲学流派。那发现让她心跳加速,一种纯粹的、智识上的喜悦。她想把这颗小小的、发光的宝石拿给他看。透过半掩的门,她听见他讲电话的声音。那声音她很熟悉,却又如此陌生。每个音节都经过了仔细的打磨,温和、谦恭,带着一种急于被认可的笑意。“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她听见他说,语气里有一种柔软的热度,一种她从未听他对自己使用过的、近乎崇拜的语气,“那种级别的才智……实在是荣幸,真的。”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书,看着自己手指紧紧按住的那一行字。就在那一刻,他语气里那种小心翼翼的、向外的热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手中那点微弱的光。她忽然明白了,他可以欣赏和仰望一个遥远的、被公认的权威,却无法看见、也无法承受身边一个平等的、鲜活的思想。她那微小的发现,突然变得沉重而可笑,一个女人在故纸堆里自得其乐的、愚蠢的东西。她悄无声息地从门口退开,把那本书放回书架,一个微小而封闭的东西。她再也没有翻开过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