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1/2页)
    之姿,但也不至于丑。    可是李衿认真了,板起小脸一字一顿辩解:“母亲说过,我朝凡入仕为官,身、言、书、判四全者才是上上之材,方可随侍君王。”    “阿耶为我寻的伴读,封九品才人,虽只是虚职,并无其实,但所选之人的家世人品,无不关乎皇家之颜面,天家之尊严,岂可胡乱寻一刑部侍郎之女替代,且无身,无言,无书,无判,安定不曾闻其名。”    一番话冠冕堂皇,小小公主伴读还能扯上皇家尊严,武后不禁好笑。    “巧言令色,”她伸手弹了一下李衿的额,“怎不问问你自己做了什么?”    被人揪住尾巴,李衿脸一红,终于肯把藏在袖下的东西露出来。    随即也坦白了今日发生的事情,武后也是无奈,暗叹自己女儿果真顽劣。    且将那册被墨迹污毁的竹简拿起看了看,未被墨渍浸染处,莹莹小楷,字迹隽秀有力而不乏飘逸洒脱,颇有气度。    倒不负陈郡谢氏之女的美名,武后略略看过谢宓的字迹,问李衿:“你想临摹?”    李衿点点头,除了把这竹简刮去墨迹再恢复原状,她想不到别的方法。    故而才让人找来谢宓写的那篇游记,想着刮去墨渍之后,再临摹复写。    武后把竹简搁在小案上,“安定还记得这损毁的原文?”    “记得,”她朗声回答,自信过目不忘,即便只匆匆瞄过几眼。    武后笑笑,随即把谢宓写的那篇游记摊开,端端正正摆到了小案上。    “陈郡谢氏,世风遵从魏晋,字如其人,子孙多习晋谢灵运之书法,意动飘逸。”    她跪坐到李衿身后,素手点了竹简上的几个字,示意李衿观摩。    “谢宓其字,字骨端秀清新,不拘一格,故而潇洒倜傥,不似一般闺阁娘子,因过于注重庄雅而失了意境,格局小气。”    “然她也非一味临摹谢灵运,你看几处行笔,都颇有王右军之风韵,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武后右手将笔在砚台中沾了墨,让李衿握住,自己再握住她的手,执笔。    左手拿过一卷用以练习临摹的竹简,开始一字一笔教导李衿。    “行字时中锋侧锋互用,每字即见,运笔要稳而快,手腕不可颤抖,笔势须连贯,点画随发,莫要断了。”    伴着武后带动运笔,一个端秀清丽的“游”字出现在竹片上。    李衿小声惊呼,原来那字与谢宓手迹竟已有七分相似。    武后又带着她写了几个字,一个更比一个接近原本。    末了,她松开手,“安定,可记住了?”    数日后。    没敢跟父亲抱怨的沈静姝,不情不愿地进了宫城,来到凤阳阁。    本不想理会李衿,奈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