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1节  (第3/3页)
 珍卿听见这个说法,觉得真是太tm绝了。    他简直等于是说,杨家的男孩儿是浪荡子,而她们这些女孩子,性情轻佻,简直跟□□一样。    满口喷粪,可恶之极!    然而世情如此,长辈们只好约束他们,不叫他们大群人出去玩。    要出去,也只是男孩儿一起出去,女孩儿一起出去,不许他们男女扎堆。    不能疯玩以后,珍卿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    这天是正月十二的下午。    珍卿在后罩房里写信,给她在京城的亲爹写信——这是杜太爷再三强调的。    所以,她就跟写周记似的,每隔四五天,就要写一封“给爸爸的信”。    写好了攒起来,到时候一起寄到京城去。    今天上午,她跟若衡姐一起出去散步,遇到穷人家的一件惨事,正好做了写信的素材。    杨家湾南村有一片梅林,梅林边上有一户人家。    这家外面搭了一间棚子,棚子里坐着个老婆婆,衣服破烂、蓬头垢面,成天在那儿喊:    “狗儿,饿啊,饿啊,狗儿,奶饿啊。”    她那孙媳妇在一边儿,恶狠狠地骂她老不死的,还不时地打她。    不知道的人看见,就以为孙媳妇虐待婆婆,心肠太恶。    其实,是这个做太婆婆的,太恶了。    这个老太婆,年轻的时候,生了三女一子。但她先后把三个女儿都卖了,以此创造了儿子的富贵生活。    但她儿子吃喝嫖赌样样行,是个败家的货,家业败光以后,儿子儿媳得脏病死了。    这老婆子孙子叫狗儿,父辈啥也没给他留下,他靠着自己出去做工,挣到钱回家来置地建房,娶妻生子。    狗儿头一胎生的是女儿,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就有点病弱,给儿子看病总是要花钱,想吃点好的也要花钱。    后来,这老婆子跟谁都没说一声,就把人家大妮儿卖给人贩子。    狗儿两口子找女儿找疯了,但是家里没有钱,实在折腾不起,后来就没有再找。    狗儿两口子,原本对老太婆很孝顺,现在是孝顺不起来了。    这老太婆肯定觉得自己很冤,她是一心一意,为这个家着想啊……    在信纸上写完这个故事,珍卿更坚定一个信念:    绝不能轻易地,跟这里的人结婚,尤其是家风保守的人家;更不能跟穷小子谈恋爱。    太他娘的可怕了。    第24章 抄琴谱和学画画    上回说到珍卿写完信, 心里颇觉感慨,她把信封好,余奶奶笑着进来, 拉着珍卿说:    “小花,你几个哥哥, 找了好几本琴谱, 让昱衡和若衡给你送来了, 你快去瞅瞅看。”    珍卿把信收起来, 跟着余奶奶出去了。    去年拜了师父、师娘, 又说了正月十六以后去拜年,总得给师父、师娘备些礼物。    师父师娘阔得很,不稀罕金银珠玉, 又没有宗教信仰,不稀罕佛经道经。    但他们两人,都能弹奏古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