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  (第2/2页)
能带着一群初级陶匠研究怎么造管道,还是细长型的送水管。    好在他的匠人们很给力。    夏安然颇有些惊喜地看到被匠人们搬出来的几根管子,这一次他们还冒险以盘塑法造了一根约莫有一丈的长管,只可惜在烧制过程中在其三分之二处有了裂纹,能不能用还要匠人检查后再说。    若是埋在地下肯定不能用,但它放在地面上,不需要承担来自土层的压力,对于陶管的质量要求自然减轻了些许。    此次,由短到长一共烧了六根,除了最长的一根出现了些问题外,旁的都可以用。    但对于现在的夏安然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整个长“馒头窑”以管道为界分为了两部分,前边的温度低,为烧陶区,后侧则是烧瓷的区域。但是对于后侧区域能否达到烧瓷的温度,这一点夏安然当真心里有些没底。    片刻后,深入窑内的匠人们端出了一件器具,被光一照,场外众人均都发出了惊呼。    这是一颗白菜。    当然,在窑炉里面经过烘烤之后,是不可能出现白菜这种东西的,所以这是一颗瓷白菜            第19章大汉华章(17)    没错,夏安然恶趣味地将这东西做成了白菜的模样,白菜的梆子用的就是白釉,当然与其说是白釉,不如说是清釉,其主要原理也就是尽量不添加任何的金属离子,使其尽量保有其瓷胎本色。    在夏安然提出这一个要求的时候,匠人们都惊呆了。    关于陶瓷,他的骨子在泥胎,但是灵魂在釉。    无论哪个匠人都以能够配出全新的釉色为荣,但时至如今即便有夏安然提出的几个釉色的配方,所能做到的也十分有限。    即便讲解得再细致也不过是提了原材料,配比夏安然也不知,化学从来不是知道一种元素就能将之破解的科学。    尤其是这件器物还要求在叶子的部分使用了寻常的釉,以使其颜色青绿。先不说对于中山国的陶匠来说,烧出青瓷本身就是他们不曾完成的任务,还直接上手就是双色釉,其难度绝不仅仅是翻倍。    纵然夏安然不曾给与更多的压力,但是这偏偏就是最大的压力。    国王殿下予取予求,还给他们造了大窑,烧得如何暂且不论,单单调配个釉色还做不好,这感觉就和期末考试前都告诉你答案在哪几页书册上却考试不合格一样的令人懊丧啊。    这种自己给自己增加的压力反而逼出了匠人们的潜力。中山国乃新立之国,本来大家分数于不同的州县,地域不同,技术自然也会有些许差异。    但也因为这一点,这一合并恰却合出了一个“集百家之长”来了,凡匠人总免不了敝帚自珍。    毕竟都是吃饭家伙,手中有一招,走遍天下都不怕不是。    但现在中山王强势突入,巨大的生活压力和身为匠人的“尊严”双重挑战之下,这些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谁要是在此时还藏着掖着有什么技术,怕不是想要出门干上一场?    于是,有个匠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他将白菜瓷器倾斜放,利用釉的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