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sao (第2/4页)
初步解决方案,安抚人心。三言两语就打发了那些多思多想心重的董事们,她中途又接了个电话,回来风向就变得有些微妙。 最初推动蜂堡上市的苗头并不是从穆介之口中兴起,而是在高盛上市几年之后,渐渐地外界便有相关传闻:穆介之为悼念已逝的亡夫准备打造第二个蜂堡。 这种鬼话,白亦行才不会相信。 子公司单独上市通常是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战略步骤,要么为了将资产和负债分割开来,进一步扩大资本实力,降低集中风险。这样即便母公司出了问题,蜂堡的估值可以成为筹码,再加上她手中拥有的股份,要么上市套现,要么转移资产。 当时在美国的她听到这个消息,升起一股恶寒,恼火地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回来。忽地,转念又想,穆介之好歹从孤女成为她爹枕边人,又从小助理飞跃成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董事长,坐拥大好江山。人后遭罪好容易人前显贵,她难道就这么甘心放弃,轻易糟蹋得之不易的名和利。 以穆介之野心勃勃顽强不屈的精神,她断定她必然还有更远大的目标。 蜂堡上市的背后,绝对是在为她自己铺路,因为蜂堡一旦上市,高盛拿到的资金就会变得有限,她手里的股份反而会大幅度增值。 不过时代在变,公司也在变。对比九十年代赌徒式的英雄,资本市场的狂热,已经不再是拿到批文,有点人脉,抓住机会,稍稍运作,就能成为行业传奇。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格,投资者也越来越挑剔。 董事会的老家伙有些喜欢安于现状,有些还留点激情想找回以前创业的干劲,有些既不反对也不同意,唯恐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试图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就因为这事,每次开会他们都要拿出来讨论个一二三四五,穆介之烦躁得很,面上仍旧是一副岁月静好,泰然自若模样。 有董事没好气道:“你看吧,花那么大一笔钱投地盖楼后面还有装修还要另聘员工再次运作,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搞出白骨这个事,要怎么收场?真是没必要折腾!这说明什么,说明蜂堡就不合适在这个梗节上上市。” “就是,就是,不吉利啊。” 穆介之凉凉地看眼那个女儿,懒洋洋地靠在椅子里,一副事不关己看客样。本来她都已经安抚妥当了,又怎么旧事重提,想必是她在屋里煽风点火,故意挑事,引众人问责。 穆介之心里那根刺,狠狠旋转,搅弄得她皮rou划出刀刀细口,她当时是这么想:与其把白亦行丢在外边不知道这丫头会耍什么手段,不如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看来,白纪中和何柔喧真是给她生了个祖宗玩意。 白亦行也瞧她,笑着解围:“您这么说,我倒是要大胆驳一驳了。” 大家的目光立刻转了过来,成祖把玩钢笔的手也顿住,饶有兴致地聆听她的表演。 白亦行说:“您看,蜂堡这两年也确实赚得不少,上市之后,不仅能拓宽融资渠道,还能更灵活地进行资本运作。如今市场上对各种业务模式接受度很高,高盛内部的资源也足以支撑上市前后的需求。这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嘛。现在经济形势的确复杂,但您想想,咱们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不也正说明一个问题。” 这次老家伙们都对这年轻的小白总刮目相看,开始重视起来。 她笑笑:“该出手时就得出手。这就叫顺势而为,对集团来说也是双赢。您说我说的对不对,董事长?” 调皮又轻快的声音,她这话表面是站在穆介之,她后妈那边,但细细琢磨,却留了足够的余地,既不表态支持得过于直接,也没有完全为这个后妈做背书,反倒又在会议上点了一把火。 成祖瞧她眉开眼笑,人畜无害小模样。 穆介之带着惯有的笑容,顺势要接过话头的时候,一位董事却道:“那上市过程中资金链出现问题,那也是给高盛造成额外的财务风险啊?” 白妮看不过去,冷声冷气:“之前上市方案中提过,会设立严格的资金隔离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高盛和蜂堡之间的风险独立性。董事长也明确表态过,会全力保障这个过程的平稳推进,不会给高盛其他业务带来任何干扰。各位董事也就没必要再没事找事了吧。” 此话一出,会议室一片沉默,几位董事交换眼神,孔融出来打圆场:“啧,你们就是把事情搞得太紧张了。董事长多小心谨慎的人,就说这个方案参考大家意见都出了好几版,你们也都看过好几遍,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们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