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89节  (第3/3页)
r>    百废待兴,乡镇建设、建厂房、乡亲盖房、修路……    乡镇高速发展中,四处都是活,只要手脚勤快,不愁挣不到钱。    哪怕手脚不够麻利,背着保温箱、挎着大篮子去工地附近,卖汽水卖蔬果卖盒饭、香烟啤酒,都能赚上不少伙食费。    附近几个村子找不到工作的乡亲,听见消息纷纷赶来找活干,一时间青源镇多了不少外乡人。    风头正热,总有些聪明人闻见商业气息。    快餐小店摊位、包工头砖厂施工队、个体户悄然变多。    叶秋莹目睹城市化的发展,不禁感叹这种趋势,甚至能想象,日后乡镇会变得如何繁华。    当然鱼龙混杂,机遇也伴随着风险与挑战。    治安自然成了首要问题,偷鸡摸狗、村中恶霸可不少,当然这都不是叶秋莹需要考虑的问题。    环境再乱,工厂也能多请几个安保人员。    一来保护工厂内部治安问题,防止人员暴动打架等;二来防止外部sao扰,避免外来人员对工厂造成损失破坏。    叶秋莹不再多想,站在一处高地,看着新厂区划出来的近十亩的荒地,心中一阵澎湃。    十亩地大的厂房,离大厂还有距离,但这是一个新的启程!    *    1984年,三月末。    新厂房那边已经动工一个月,老厂区订单销量更是势头不减,本以为旺季一过,会消停一会儿。    谁能想到破开一个口的市场,隐约已有扩大的趋势,订单根本停不下来。    扩建、开新线、招工迫在眉睫!    叶秋莹甚至在猜测,是不是有经销商,去省城一带打出了名头?    1984年,购买黑白电视已经不算是稀罕物,普通大众攒上一年半载也能买得起。    至于彩电,还需要凭票购买。    这个时空彩电一般都是进口机,市面上不用票能买到的货源,还真不多。    这年头有钱人不多,但还是有的,彩电洗衣机这些大家电,仍是供不应求的电器。    要不是生产计划太满,叶秋莹甚至打算挑出几名技术员,成立小组推出生产一款彩电,定能风靡市场。    要知道一到九十年代,彩电就疯狂革新换代,行业内卷,更新速度跟换衣服一样快,价格也越来越实惠!    趁八十年代物以稀为贵,尽早挣钱。    因为条件技术设备制约,无法压缩至液晶平面大小,设备研发资金也不足,但是后世常见的大锅底还是没有问题。    叶秋莹恨不得现在就成立彩电车间,可惜厂房还在建设中,再想也只能先忍下来。    叶秋莹叹息一声,还是先凑够零件设备再说。    她一边摇头长叹,一边往老厂房走,却是在路上遇上石俊。    她还特地查过这小子的业绩,还算不错,没有店铺在经销商里还能排上榜,确实称得上厉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